K-均值算法为何被认为是一种聚类算法?

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K-均值算法被认为是一种聚类算法。我已经看了一些资料,但还是不太明白。我的理解是,K-均值算法首先要随机初始化每个点的簇,然后通过不断迭代,将每个点分配到距其最近的簇中,最终得到K个簇的聚类结果。但为什么这被称为聚类算法呢?有哪些应用场景?希望有经验的朋友给予帮助和解答。

提问时间:2023-07-19 09:43:26 编辑时间:2023-07-19 09:43:28 提问者: 雁过南山
  • Diamond_Heart
    2

    K-均值算法被认为是一种聚类算法,是因为它能够将数据点根据它们的相似性分组成不同的簇。在K-均值算法中,需要指定簇的数量K,然后随机初始化每个数据点的簇,不断迭代直到达到停止条件。迭代的过程中,根据每个数据点与各个簇中心之间的距离,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心所属的簇中。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,直到所有点都被分配到最终的簇中。

    K-均值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,例如将顾客分成不同的市场细分、将文本聚类成相似的主题、将图像聚类成相似的颜色区域等。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用,并且可扩展性好,能够处理大型数据集。但也存在一些缺点,例如需要先指定簇的数量K、对初始点的选择敏感、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。

    回答时间:2023-07-19 09:43:31